分布式存储容量的计算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物理容量、可用容量、可得容量以及云平台虚拟容量等,以下是对这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详细解释:
1、物理容量:这是存储系统配置的物理磁盘裸容量,计算公式为:物理容量 = 存储池硬盘数量 x 单硬盘容量,如果一个存储池中有100个硬盘,每个硬盘容量为1TB,那么物理容量就是100TB。
2、可用容量:这是排除各类必要综合开销(如冗余、备份等)以及冗余之后的物理可用容量,计算公式为:可用容量 = 物理容量 x 综合开销,综合开销通常是一个小于1的系数,用于考虑存储系统中的各种非数据占用空间。
3、可得容量:在可用容量的基础上,采用数据重删压缩技术优化后,客户可实际写入的数据容量,默认重删压缩比为1.4,但实际重删压缩比数值和实际写入的数据内容有关,计算公式为:可得容量 = 可用容量 x 重删压缩比,重删压缩技术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浪费,提高存储效率。
4、云平台物理容量:这是指云平台侧通过存储设备Driver主动上报存储可用容量获取得到的后端存储池可得容量信息,计算公式为:云平台物理容量 = 存储可得容量。
5、云平台虚拟容量:这是云平台侧调度分配volume的逻辑容量,如果对接的后端存储支持超分(如OceanStor Pacific默认创建Thin卷,支持超分),平台侧可以设置指定复用比,后端存储池实际可用容量为1000TB,平台复用比设置为2.0,则通过平台就最多可以创建出2000TB的虚拟机磁盘。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下面提供一个表格进行归纳:
概念名称 | 计算公式 | 说明 |
物理容量 | 存储池硬盘数量 x 单硬盘容量 | 存储系统的物理磁盘裸容量 |
可用容量 | 物理容量 x 综合开销 | 排除必要开销后的物理可用容量 |
可得容量 | 可用容量 x 重删压缩比 | 采用数据重删压缩技术优化后的容量 |
云平台物理容量 | 存储可得容量 | 云平台侧获取的后端存储池可得容量信息 |
云平台虚拟容量 | 云平台物理容量 x 复用比 | 云平台调度分配的逻辑容量 |
常见问题FAQs
Q1: 如何确定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物理容量?
A1: 要确定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物理容量,首先需要知道存储池中的硬盘数量和每个硬盘的容量,然后使用公式“物理容量 = 存储池硬盘数量 x 单硬盘容量”来计算。
Q2: 为什么需要考虑重删压缩比?
A2: 重删压缩比是用于优化存储空间利用率的技术参数,它可以减少存储系统中的冗余数据,从而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成本,不同的数据内容和写入模式会影响重删压缩比的实际值。
Q3: 如何计算云平台的虚拟容量?
A3: 云平台的虚拟容量是通过将云平台物理容量乘以复用比来计算的,复用比是一个设置值,用于定义在给定的物理容量下可以创建多少逻辑容量(如虚拟机磁盘),这个值通常由云平台管理员根据业务需求和存储资源情况来设定。
小编有话说
在规划和设计分布式存储系统时,准确计算和理解各种容量概念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还能为未来的扩展和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优化存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在分布式存储容量计算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